第565节(1 / 2)
他把手里拿着的奏折递给身旁的太监, 和站在台子下的大臣们道:“你们看看吧。”
大臣们早就好奇了。
皇帝的贴身太监把奏折递给大臣们, 左侧第一排的大臣首先接过来,打开皱折, 眉毛一扬。
这封奏折比较简单, 只写了一件事:北国太女和元昭出现,随身带一千亲卫, 朝着京城而来。
北国太女和元少将军!
元少将军流落到海外,发现北国,成为北国太女妃的事, 大臣们已经知道了。
没有想到元少将军那么受宠,竟会带着太女回来。
奏折在一个接一个大臣手中传递。
各个大臣的表情发生变化。
皇帝有些为难:“你们觉得要怎么办?”
一位大臣率先开口:
“回陛下, 臣以为不可让北国亲卫进入京城, 以防…”
另一位武将脱口而出:
“这有失大国风范,不过千人而已,京师大营有三万多将士,1000人对京城造不成伤害,太过在意这一千人, 有失大国风范。”
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。”
“北国太女都有胆量,来我们南国京城, 你害怕区区一千亲卫?”
“莫要胡搅蛮缠。”
“谁胡搅蛮缠?是你…”
两人差不多吵了起来。
皇帝揉了揉眉心,呵斥一声:“闭嘴。”
他在意的是这些吗?
他在意的是六皇子。
皇帝虽然优柔寡断,但有些事他懂,他懂六皇子对自己国家的将军出手,和对别国太女妃出手,这两个事件性质完全不同。
也懂受害者身后有没有人撑腰,性质同样完全不同。
刚开始元昭没死的消息传回来,皇帝其实并不怎么在意。
太女妃。
一个以女子为尊的国度,国力能有多强?
元昭成为太女妃,最多区区两个月,这么点时间,又能跟北国太女培养出多少感情?
在皇帝最初的想象中,元昭大概是为了活命,委身于一个偏远小国的国主罢了。
南国之人,对于女子总是有天然的轻视。
他们天然对女子为尊的国度不在意。
皇帝听到元昭成为太女妃的消息,甚至对元昭本人也多出几分蔑视。
后来临海城市的官员第二封奏折送到京城,在官员的描述中,皇帝知道北国来到这个国家时,开的船规模多大,南国远远不及。
皇帝才稍微重视起北国。
想到元昭成了北国太女妃,到底地位比较特殊,元将军又拿到了证据,所以判了六皇子禁闭。
如今北国太女竟和元昭一起回来,从这一点来看,能看出他非常受重视。
他当初对六皇子的惩罚,可能有些轻。
北国太女又带着1000亲卫来京城,看起来来者不善。
他们该怎么对待北国太女一行?
六皇子又要怎么处理?
左丞相是皇帝的心腹,他知道皇帝想问什么。
皇帝脾气有些“软”。
左丞相委婉道:“依臣来看,应令礼部接待,京师大营可举办一场比试…”
国与国之间的一切交际,都和国力强盛与否相关。
他个人觉得,1000亲卫有些多,北国太女来者不善。
但他们国家要不要加重对六皇子的处罚,并不着急论断。
京师大营的比武,可以和北国太女的亲卫进行比试,试探一下北国的国力。
若北国国力强盛,六皇子可以断一条腿。
若北国国力一般,他们就不必着急忙慌的赔罪。
站在不远处的国丈听左丞相说话,微微皱了皱眉:
“老臣不认同丞相的话。”
他不赞成比试后再说,他赞成先出手赔罪。
左丞相没打过仗,他不清楚,北国的船队可横渡远洋,只这一点南国就输了。
南国是没有水师的。
偏偏南国有很大一部分地区靠海。
这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若两国交战,南国找不到北国所在,无法奈何北国,只能承受北国的攻击却无法还手。
意味着北国的船队完全可在岸上朝城市攻击。
比试就算胜出又怎么样,只要那些装备的火炮的船在,只要南国没训练好水师,他们就低北国一头。
在这种情况下,还试探个什么?
六皇子个蠢货闯的祸,他不该弥补吗?
国丈心里快烦死六皇子了。
六皇子被贵妃抚养,一向心比天高,在朝堂上每日都给太子找茬。
太子是国丈的外孙,国长天天看着蠢货蹦跶,忍耐力早就到了极限,然后这个蠢货,这一次竟然还朝元少将军出手,意图陷害太子!
陷害太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