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54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备注:1、石油治病:《北史·西域传》中就曾记载:(龟兹)其国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,流出成川,行数入地,状如醍醐,甚臭。服之,发齿已落者,能令更生,疠人服之,皆愈。

《本草纲目》中有对石油用于治病、驱虫的相关记载:石油气味与雄硫同,故杀虫治疮,其性走窜,诸器皆渗。惟瓷器、玻璃不漏,故钱乙治小儿惊热、膈实、呕吐、痰涎,银液丸中用,和水银、轻粉、龙脑、蝎尾、白附于诸药为丸。不但取其化痰亦取其能通透经络,走关窍也。

元朝的《一统志·卷四·陕西》中也有石油用于治疗牲畜皮肤病的相关记载:在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,其油可燃,兼治大畜疥癣。

2、猛火油柜:《吴越备史》记载,后梁贞明五年(919年),在后梁与后唐作战中出现了以铁筒喷发火油的喷火器。“猛火油柜”到了宋代是城守战和水战中的利器。如“敌来攻城,在大壕内及傅城上颇众”或者“以冲车等进”时,守军可于踏空板放猛火油,中人皆糜烂,水不能灭,杀伤力较大;水战时则可烧浮桥和战舰。这种“猛火油柜”形制较大,很笨重,多置于城上。后来出现了一种小型喷火器具,用铜葫芦代替沉重的油柜,便于携带和移动,用于守城战和水战。

要防范猛火油柜,自然就要对症下药。

顾念自然没见过猛火油柜的实物,他只在博物馆里看到过专家们根据古籍资料复原出来的猛火油柜。

根据当时的印象大致分析下来,猛火油柜令人头疼的点有三个,火力威猛,续航时间长,以及烧灼效果惊人,一旦这玩意沾到兵卒身上就极难扑灭,后果简直惨不忍睹。

他隐约记得讲解员说,那个复制品的喷火距离大约为六米左右。

当时顾念只是一听一过,没有仔细考虑过,现在想来,这个距离数据多半还是保守了。否则的话,就算第一排的兵卒猝不及防躲闪不及,第二排和后面的人想要逃跑躲开也还是大有机会的,杀伤范围极为有限。

而且这玩意个头不算小,离很远就能看清楚,吃了一次亏之后谁还会往近处跑?后续基本伤不到人吧?

那猛火油柜还能有什么用途?

震慑开路?速度跟得上么?

烧对方的大型武器?攻城的话,对方的人和武器基本都在城墙上,这个喷射距离,效果约等于无。作为守城方还略微好一些,可以等对方架云梯的时候用用。

大约只有双方在平原厮杀对战或者水上作战有些用处。

总而言之,如果射程距离真的这么近,对战时想要防范这种东西就简单了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物理距离上的避让,而且等到油一喷完,以这个距离,连油柜带操作的兵卒恐怕都跑不掉,几乎就是‘一次性’武器了。

这也是顾念觉得那个复制品的数据可能不太对的原因,毕竟这样的话,感觉上实在称不上是‘利器’。

只有它的真实射程远远超过那个复制品的测试数据,杀伤力和效果才会呈现几何倍数级别的上升。

等等,如果这样的话,其实他们可以考虑给白虎号或者朱雀号们弄个猛火油的武器?毕竟石油在水上仍旧可以燃烧,用在水战上的话,简直事半功倍。石油跟战船,才是相得益彰的绝妙搭配!

不过这么细分析下来,猛火油柜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。

顾念的心神略微定了定,开始逐条盘列防范的方法。

要防范它的话,效果最好的方法还是要测试出它的射程极限距离,站在距离之外。另外再配合弓弩直接射杀负责操作的兵卒。

但对方应该也会考虑这点,加强对操作兵卒的保护。

防护部分的话,一是考虑升级盾牌,二是灭火方式。

顾念忙得饭都顾不上吃,顾言和秦染过来的时候,放在托盘里的粥和小菜都已经冰冰凉了。

“折腾什么呢,饭都不吃?”顾言让门口的亲兵把餐食拿去加热,拧眉看着顾念桌案上摊得到处都是的纸张。

“我想起来曾经从胡人那里听说过的一种武器……”顾念便把自己担心猛火油柜的事情说了一遍。

顾言和秦染听完,反应倒是截然不同。

热灼之类的伤口本就很难处理,若是石油着火后沾染到人身上,那更是惨不忍睹。秦染光是想想到时候医帐内可能会出现的惨状,就开始头疼,甚至忍不住也有种想立刻回去考虑诊治方法的冲动。

顾言却觉得顾念有些杞人忧天,虽说那商人的做法细想下来的确有怪异之处,但毕竟也只是怪异,拿来制作那个什么猛火油柜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而已,万一他们想岔了,那眼下这废寝忘食的,岂不就是白忙和了么?

而且,堵不如疏,与其费力气去琢磨防范其中的一种可能,那还不如想办法做出种更厉害的东西出来。

顾言常年征战草原,不习惯打依靠城池的防御战,对他来说,战场上用实力说话,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。

顾念点了点头,顾言说的也有道理,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