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3节(2 / 3)
会派人监视侄子了。
他作为可汗,作为父亲,当然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能上位,但后来发现,有些王族成员竟然支持萨图克,这让他愈发怀疑。
因此,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,这几年他是愈发焦躁。几次想对侄子动手,都被人劝阻了,这让他愈发惊怒。
今天米志达的到来,让他看到了另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。
册封嘛,其实算不了什么。名义上低个头就行了,国中大小事务,不还是自己做主?
想到这里,他决定尝试着与夏国天子谈谈看——只是谈谈而已,如果条件不满意,大可以翻脸不认人。
“我想为我的儿子敦欲求娶大夏公主,如何?”奥古尔恰克试探道。
米志达一听,心中暗喜,知道奥古尔恰克上钩了,于是说道:“这是大好事啊。一个女子罢了,想必大夏天子不会舍不得。如果此事办成,敦欲可为世子,将来继承汗位,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”
奥古尔恰克大笑起来。
米志达亦大笑。
“对了,有件事,大汗还需小心。”米志达笑完,脸色一正,道:“萨图克手里的古拉姆军,骁勇善战,大汗不得不防。”
奥古尔恰克的脸色凝重了起来,问道:“你听到什么风声了吗?”
米志达狗屁都没听到,不过他不介意给这对叔侄加点料,只听他说道:“外间有流言,萨图克有可能举兵叛乱,武力争夺汗位。”
“我怎么不知道?”奥古尔恰克一愣。
“传言嘛,做不得准,总之大汗有备无患就行,万勿被小人所趁。”米志达说道:“我这就回高昌面圣,将大汗的请求报予圣人知晓。”
奥古尔恰克缓缓点了点头。
他虽然对侄子颇多怀疑,但真没想到这个继子如此果决,敢发动军事政变。
米志达提醒他,多半没安什么好心,甚至这件事本身就是假的。但——适当做些防备却是没错的。
米志达没有耽搁,与奥古尔恰克又聊了聊岭西的事情,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情报后,当天晚上就走了。
而在他离开后,疏勒城中一个消息不胫而走:大汗的亲生儿子敦欲要迎娶大夏公主了。
消息一开始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酵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慢慢开始在更大的人群中扩散……
出使
米志达离开疏勒后,带着十余随从,一路北奔,经龟兹、焉耆,返回了高昌。
他并不知道疏勒会发生什么事,但大体上会有一些猜测。
他对奥古尔恰克没什么恶意,甚至有一丝感激。因为正是在他宽容的态度下,摩尼教才没有从大回鹘国境内消失——事实上也不太可能,摩尼教在漠北回鹘时代,一度是国教的地位,在高昌回鹘的地位也差不多,大回鹘国与高昌回鹘同出一源,真不至于。
但他对萨图克却有很深的厌恶。
因为这个人一点都不宽容。
米志达一直以为,越是高层对这东西就越无所谓,很难让他们如同底层一样虔诚。但萨图克却不太一样,死了最好。
而就在慕阇米志达在南疆忙活的时候,夏都拂多诞曹阿了(rew,意为富裕的人)早就在夏军的陪同下,一路西行多日了。
他是九月十五日从庭州出发的,沿着唐时大名鼎鼎的白水涧道向西,经沙钵城守捉、冯洛城守捉、耶勒城守捉、俱六城守捉至轮台县(今阜康一带),总共四百二十里,三天就走完了。
这些城池都在天山北麓,一字排开。
城墙残破不堪,有的甚至完全坍塌了,显然无论是吐蕃人还是回鹘人,都对修城没太多兴趣。
城池周围有一些农田,主要利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,也荒废了至少一半以上。如今只能看到少许民房,同样残破不堪,穿得脏兮兮的田舍夫们在帮官家照看牲畜。
牲畜大部分是去年圣人西征时从草原上带来的,已经消耗了一大半。也有本地部落上贡的,数量不少。部分牛羊由辅兵割草喂养,部分交给农户,争取多繁衍一些,明年充作军需。
从这些举动完全可以看出,夏人在西域的军事行动远远谈不上结束,明年势必还有仗要打。
九月十八日,曹阿了在此等来了几名文吏。
为首一人自我介绍名叫“刘冕”,在赵王军中担任军判官——这是实权职务了。
其他几人有的是原高昌回鹘官员,有的是大夏鸿胪寺的官员,一并跟着西去。
“刘判官,前路通了吗?”曹阿了问道。
“曹僧正无需担忧,叛乱已平,没什么贼人了。咱们这就赶路吧,正事要紧。”刘冕看样子年纪不小了,但精神头十足,立刻就要动身。
“也好。”曹阿了点了点头,道。
刘冕唤他“僧正”,这是中原管理僧尼的职务,高昌回鹘还没有,听起来不伦不类的,但他并不介意。
而他刚才提到的叛乱,发生在清镇,也叫清海军城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