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254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我拨一千骑、三千匹马,一同护送你们过去。”

“谢殿下。”见刘冕不说话,曹阿了心中大喜,抢先应下了。

孙叔贤则有些不服,不过也没说什么。

邵嗣武招呼众人到营中吃点热饭,给马儿喂些精料,众人正有些疲累,顺势答应了。

“殿下,此番西进如何?”得了空后,刘冕问道。

“遇到了葛逻禄人,跑得飞快,只斩得千余首级。”邵嗣武说道。

“葛逻禄人战力如何?”

“草原牧人,就那点本事。”邵嗣武笑了笑,道:“或许他们打的仗多了,比一般的牧人经验丰富些,战力强悍一点,但比起职业武人来说,还是不行。”

“葛逻禄人轻捷彪悍,善骑射,他们碰到硬茬子,一般不会硬来。”刘冕说道:“殿下将来有的是机会与他们打交道,多接触一下也是好的。”

邵嗣武点了点头。

“殿下追到哪里班师的?”刘冕又问道。

“弓月城。”邵嗣武说道:“好好的前唐军镇,已经沦为葛逻禄人的牧场。不过听闻他们也不常来,一般六七月份才会出现在那里,应该是当做夏季牧场了。”

弓月城在后世伊宁县附近,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,基本上是前唐北庭都护府实控的最西边了,有少量驻军。

北庭陷蕃后,这里先被吐蕃占据,后落入葛逻禄之手。安西回鹘被高昌回鹘大败后,葛逻禄人畏惧,被迫西迁,但看样子并未完全放弃。

“可惜了。”刘冕也叹息一声,道:“我从东边来,一路走了千余里,前唐时设立的军镇大多废弃,人烟稀少,沦为了狐鼠出没之地。若这些军镇、垦田都能利用起来,北庭这边大有可为。我私下里觉得,圣人设焉耆府有些操切了,北庭应当优先收拾。”

“会有机会的。”邵嗣武安慰道:“实在不行,我书信一番。圣人看到后,或会有所考虑。”

“殿下,事已至此,可千万不要拉不下脸来。”刘冕面色凝重地说道:“有些事情,只有圣人还在的时候才好办。”

“我懂。”邵嗣武微微颔首,道:“南下热海之时,帮我多留意留意。”

“好。”刘冕毫不废话,直接应下了。

这其实也是他西行的主要目的之一。

从他们此时扎营的地方,沿着已长满荒草的前唐驿道往西南走,翻越车岭(今博罗霍洛山),可达弓月城。

到了这个地方,其实就是伊犁河谷了。

从弓月城向西,走千余里可至碎叶城。

往南,则可通往热海方向。

那里是高昌回鹘附庸突厥人的地盘,也是他们此行的终点。

热海

十月初六,弓月城外的原野上,出现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。

他们先绕着破败的城池转了一圈,确定空无一人后,这才分批入城。

天气愈发寒冷了,虽然在赵王军中得到了充足的补给,但如果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休息,依然是件十分惬意的事情。

赵王派过来的骑将名叫王崇文。

名带“崇文”,而他也确实博通经史,沉稳儒雅,但真的是正儿八经的武人,从小校做起的那种,金枪军使王绾之子。

这一千骑中,有多达七百人出身东院马军,杨行密留给儿子保命的部队——但关键时刻他们选择了作壁上观。

王崇文是徐温的女婿,在淮南出身的将领中不是很受待见,又挤不进传统的禁军武人圈子,身份是有点尴尬的。

但他确实沉稳,没有因为这些破事受到影响,依然一丝不苟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。

先分派游骑四散开来,防止被人偷袭。

再安排人去远处割草。割完后带回来,他亲自做出表率,带人一起铡碎这些枯黄的草料。

最后还与刘勉反复确认路线,又询问向导沿途的情形,在脑海中一遍遍过,思考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。

刘勉默默观察了一会,对他颇有好感,于是等到两人独处的机会后,他开口问道:“不知王将军觉得西域如何?”

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”王崇文说道。

刘勉默默品咂他的话,觉得挺有意思,于是进一步问道:“请君详解。”

王崇文拿木棍撇了撇篝火,道:“从整体来看,水草丰美,耕地不缺。以北庭为例,一路走来,适合放牧、耕种的地方不少,但北庭多大?相当于整个河南。那么大的地方,才只能挑出来这么点好地方,还分布得比较零碎,单个绿洲住不了多少人,仔细想想,统治起来挺麻烦的。若遇贼人来攻,他们聚集数万骑乃至十余万骑,单攻一个守捉城,可守得住?”

刘勉摇了摇头。

“既守不住,贼人多来个几次,百姓就过不下去了。”王崇文说道:“若无这些百姓,武夫又如何生存?”

“王将军真是一语中的。”刘勉赞叹道。

其实他说到了关键。前唐设了那么多守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