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5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向北还没回话,几个修路队队员抢着说话。

“你们这些新来的知青还不知道吧?秀峰山海拔高,十二月底就会下雪。一旦下雪山路难行,只能困在山上,这就叫大雪封山。”

“前一阵子不是让你们储藏土豆、玉米吗?就是冬天缺蔬菜,要存口粮啊。”

“不过你们也别怕,下雪也不是只有坏处。按照农场惯例,只要一下雪就会杀猪分肉。”

听到这里,几个江城来的知青不知深浅,眼中带出丝兴奋:“真的?有肉吃!”

向北点点头:“后勤科已经开始做准备。”眼前这些都是孩子,光知道有肉吃,却没有想过养猪场那十几头猪能够顶多久?到后来食物匮乏、严寒难挡,秀峰山的冬天真的非常难熬。

陶南风问:“下雪了,还能修路吗?”

向北摇头:“不能,所有工作都得停下。等到下雪你们就会知道,山上的风雪非常大,根本没办法出门。”

陶南风定定地望着向北,从他的眼中看到隐忧。如果连门都出不了,那得是多大的风雪?

刚刚还期待着分肉吃的知青也明白过来,开始紧张起来。

“只能呆在屋里吗?那我们得多备些柴火。”

“农场会按时给我们发米粮吗?”

“邮递员不能上山了吧?那我怎么和家里人联系?”

“完了完了,我得赶紧下山跟家里人说一声。谁知道这雪要下多久,要是我爸妈一直收不到我的信,连年都过不好。”

听到知青都在担忧与家人的联系,陶南风抿着唇、双手紧握。到底为什么,写了几封信回去都没有回音!不会是父亲出了什么变故吧?

越想越怕,双手越攥越紧,指节开始泛白。

向北的目光落在陶南风的手上,若有所思:“这样,明天放大家的假,你们一起到曲屏镇去一趟,邮局、供销社、布店……想寄信的寄信,想买什么就买,赶紧安排一下。如果要预支工资的,等下去财务室打个条领钱,我来签字。”

听到向北这话,所有知青都欢呼起来。

“好耶!向场长真是我们的好领导。”

“回去就写信,多写点,让家里人放心。”

“快点快点,领钱买鸡蛋糕,哦不,鸡蛋糕不经放,还是多买点发饼存着。”

发饼是当地一种零食,发酵的面饼,烤得硬硬的,小麦香混着碱味,风味独特,很扛饿,还耐保存。

一时间,刚才因为萧爱云发烧、细妹摔伤而沉郁的氛围渐渐消散,就连萧爱云都恨不得从病床上爬起来赶紧回去写信。

因为有姜医生拦住,萧爱云只得眼泪汪汪地拉着陶南风的手叮嘱:“你帮我领钱,等下带信纸和钢笔过来,我把信写好你明天记得帮我把信寄出去啊。”

思乡心切的知青们此刻一颗心全在如何与家人联系上,刘丽丽笑眯眯对陶南风说:“你放心去吧,这里有我呢。”

陶南风点头离开,与众人一起到财务室预支了下个月的十六块钱补助,给萧爱云送去纸笔之后,匆匆赶回知青点。

李惠兰和叶勤还没下工,屋里只有陶南风一个人。

寒风在窗外呼啸,陶南风却觉得胸口似有一团小小火焰在燃烧。她坐在桌前,铺开信纸,拿起钢笔,提笔写下一行字。

“爸,你还好吗?”

眼前的字迹变得有些模糊,陶南风抬眸看向木窗。浅色窗帘轻轻扬起,仿佛在温柔地安抚着她。

“爸,我在农场挺好的,天气渐冷,眼见得大雪将至,可能会有一段时间不能给你写信……”

家书

第二天一早, 十个在修路队工作的知青顶着寒风一起下山。

魏民在保卫科,李惠兰与叶勤在养猪场,萧爱云在医院, 还有几个被基建科安排修缮其余几个知青点走不开。

大家将钱贴身收好, 结伴同行,山路虽然艰难,却阻不住一颗思乡之心。

“上个星期邮递员老李到农场来,背了两大兜信和包裹单,你们谁的信最多?”

“哈哈, 肯定是乔亚东。乔亚东家里只他一个儿子,他妈妈三天两头一封信, 一个月寄个大包裹, 真羡慕!”

“还有叶勤。听说她爸妈、两个哥哥特别心疼她,上回她一个人就收到了六封信,还有两个包裹, 都是衣服和糖果饼干, 是不是啊, 陶南风?”

所有的目光都投注叶勤的室友、陶南风身上。

陶南风点点头, 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

乔亚东这才意识到一件事——陶南风来农场这么久, 竟然没收到一封信。这不正常!

“陶南风, 你家里人是怎么回事?为什么不给你写信?是不知道寄信地址吗?”

乔亚东刚刚问出这句话, 胡焕新便反驳道:“不可能不知道!当时我们收到通知书的时候, 上面都会写清楚报到时间与地点、党团组织关系、粮油户口、行李物件对应的地址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