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40节(2 / 3)

对,刘彻推行察举制的初衷本意是为了断世族的垄断,眼看着豪强士绅在不断的壮大,刘彻感到不妙,举天下之才为大汉所用,或许能够改变一些处境,刘彻以为可以。

然,这些年刘彻分明感受到他所得到的人才,瞧那身份来历,一切又归于原处,刘彻不是不急,也不是不想改变,但他苦思冥想并没有更好一个办法。

群臣对刘彻向刘挽讨主意一事,都觉得刘彻怕是糊涂了,集思广益都得不到一个比察举制更好的办法,怎么,刘彻指望刘挽能给出一个好主意,滑天下之大稽!

在众人等着看笑话时,刘挽顺口既答来,丝毫没有为难。简单的几句话,透露出的信息,谁细品其中不得大赞一声好。

“长公主,如此不拘一格取来的人,倘若无德当如何?”不,不行,不能让刘挽一番操作,否则他们怕是都要被后来者取而代之。

“察举之制上来的人就没有无德的?世禄世卿者没有无德之人?”刘挽反讽之。

坑啊!能不能来个人把刘挽的嘴堵上,哪有像刘挽这般厉害的嘴。

“不过,你提醒得很对。”刘挽反问之后又继续附和,被刘挽怼得差点上不来气的人更想掐死刘挽来着。

“既然都有可能寻到无能无德之人。是不是应该给所有官员考核?”认可后的刘挽又提出一个问题,所有人???

刘彻此时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,“都是不错的主意。具体的你们拿个章程。按长公主的构思,朕希望你们能给朕一个上佳的方案。”

心情愉悦的刘彻啊,很是觉得刘挽闹腾归闹腾,解决问题的法子也相当的多。

“这一回察举上来的人,让他们都回去准备准备,何时你们将考试的章程,官员考核的章程拿出来,昭告于天下了,何时再让他们凭真本事来到朕的面前。”不仅如此,刘彻更是把这一回推荐上来的人打回去准备让他们都重新再来。

刘挽道:“父皇此举未必有朝令夕改之嫌,先前定下的规矩在新规矩没有出来之前,当照旧规,察举上来的人,可以重新考查他们的才德,而不该让他们回去重考。反正有官员的考核制度呢,将来他们的官当得好不好,会有机会验证的。”

本来不满于刘彻竟然要把此番举荐决定留下的人全都打回去的人,如何也没有想到最后帮他们说话的会是刘挽。听刘挽提出考试的法子,而且道破他们在察举制度中的各种小心思,可见刘挽并不能容他们如此肆意行事。有办法能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,刘挽定不会放过。但他们也不会由着刘彻和刘挽出手而不反击吧?

万万没有想到,刘挽劝说刘彻不可一竿子把人全打死。

嗯,刘挽这种人,太难评。

对刘挽有太多复杂的情绪,众人都不想吱声。

刘彻闻言点点头,随后又问:“所有人?”

“从藏书楼出来,但凡参与过藏书楼闹事的人,算得上德行不休,不仅他们要查,举荐他们的人也要查才对。”刘挽是那种被人欺负不还手的人吗?

不还手,无非是在寻机会。

刘彻在这时候唤道:“张汤。”

张汤一个廷尉听到刘彻的叫唤,第一时间出列,“陛下。”

“查清楚。”刘彻别的话再没有,这一句足够。

刘挽补充一句道:“以及长安城时主管长安城守卫,内务的所有人,都查查。虽说让你廷尉府管几个闹事的人未免大材小用,眼下无人能正国法,立典范,只能有劳张廷尉出面。”

话是刘挽说的,让张汤听话照办,须得刘彻点这个头。

刘彻颔首,张汤立刻应下一声是。

“门外道是从受灾县内来的人,该如何处置?”事至于此,张汤不得不问上一问,外头闹腾的人是不是他也顺便接个手呢?

刘彻望向刘挽,事因刘挽而起,闹到这样的地方,刘挽要收尾的话,该一起来,不能落了哪一个。

刘挽相当自觉的道:“把他们带回去问一问,查一查,收了谁的钱,得了多少好处,能让他们在家有余粮,度过困难的时候不远万里的进京。他们说自己是受灾区的人他们就是了?”

嘶!还能有这样的操作?

不会吧,谁做那么蠢的事?

张汤注意到刘彻刚刚的神色,这回不用再问刘彻,他第一个答应下。

刘挽偏在此时冲众人道:“诸位,好戏要开场了。”

无数人如临大敌。

有些人不太明白,所谓的好戏开场是几个意思。

随着安容处和藏书楼被关,所有在安容处和藏书楼的人都被赶出,藏书楼每日定时定点打开的门,这一回关上,不知何时才能打开。

与之而来的是一段简单明了的公告。

安容处那头写的是,救济老幼妇孺无数的安容处,被人责骂不收留几个男人,因而连刘挽这位长公主都被骂了,道刘挽是伪善,根本没有真正的为民之心。好勒,假善的刘挽下令将各地的安容处关了。有什么道理做好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