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节(2 / 3)
家用的活计。
一时间采矿成了百姓之间最时兴的话题。
大家见了面都会询问:“今天挖矿了吗?”
“你挖几石啊?”
要是有懒散的人家,不去挖矿赚钱,还会被村子里的人嘲笑。
大批量的矿石挖掘,让原来的冶炼部门跟不上节奏,钢铁厂应势而生。
最大的两家钢铁厂都是由朝廷出资建立,一座叫广兴钢铁厂坐落在冀州,另一个长安炼钢厂坐落在中州。
华夏百姓对铁的炼造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,早在战国初期就已经熟练的掌握脱碳和热处理的技术。
这个时代的使用的炼钢技术,是经过千年的改良后最先进的水排灌钢法,也称团钢法。这种炼钢方法简单,产量高易掌握。
铁厂由朝廷派出专人负责管理,招聘工人每天工作六个时辰。包吃包住,一个月能拿二两银子的工钱,这还不算,到年底根据钢厂的产量还会给工人大封红!
当地百姓一听有这么好的待遇,纷纷报名前去应招。
招工的管事不敢懈怠,按照上头的要求,只招年轻力壮的男丁,年纪太小太老的都不要。
这两座钢铁厂每日能产精铁三千石至四千石,这个数字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。
这些钢材一部分用来做铁轨,另一部分做成工具农具,低价出售给百姓。过去买不起的铁器如今家家户户都能用上了。
工人们如蚂蚁筑巢一般,一点点修建铁路,虽然效率慢,但架不住成千上万的百姓加入炼铁的工作中。
相信用不了多久,大启的第一条铁路即将问世!
建铁路就不归科研部管了,他们也开始的新的研究项目——蒸汽轮船。
民以食为天,百姓还没达到温饱前,所有的理想都是空想。
宋玉竹想尽快造出轮船,把玉米引进国内,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。
时间一晃来到了长治三年。
春天万物复苏,司农司成功培育出第一批土豆苗,他们将这些土豆苗埋进地里,等待着几个月后的丰收。
那个叫安东尼奥的欧罗巴人,经过一年的学习,已经能用简单的汉语对话了。
宋玉竹经常召他入宫闲聊,这人非常有意思,虽然说话颠三倒四,但却说了不少有用的东西。
例如马铃薯要掐掉花朵,才能结出更多的果实,还有他那个简陋的单筒望远镜,是什么样的构造原理。
其实这东西宋玉竹小学做手工的时候就做过,只不过来到古代一时间想不起来,如今看见了,便随手改进一下,做成了双筒望远镜。
不知为什么,这个时代的玻璃炼造技术非常超前,盛朝时就可以烧造出平整的大块玻璃。连水银镜子都做出来了,西方反而还没有这样的技术。
宋玉竹让工部帮忙磨了几片凹凸镜,自己动手做了几个望远镜,送给钦天监一个,让他们夜观天象使用,又派人往军营送了几个。
望远镜送到军营,几个将军都玩疯了。
这东西可太厉害了!杜冲给它起了个外号叫“千里眼”。
几百丈外肉眼看不清的东西,拿上这个能看的一清二楚!
行军打仗要是有了这东西,岂不是敌人干什么都能看得见!
晚上赵骁从军营回来时,还把望远镜揣回来了,生怕那些大老粗不小心把这东西玩坏了。
“玉竹,你做的这望远镜可太厉害,当初咱们打仗时要是有这玩意就好了。”
“是安东尼奥教我做的。”宋玉竹摘掉发冠,换上睡衣靠在床边看书,没好意思说自己当初没想起来。
提起那个洋人,赵骁有些酸溜溜的说:“我听闻你最近总召他入宫。”
“嗯,我想从他嘴里多了解一下西方的文化。”
“了解那些有什么用?”
宋玉竹放下书道:“滨州的船已经造的差不多了,我打算过段时间派人跟他们一起回去。”
“你打算派谁去?”
宋玉竹也在为这件事为难,正常情况下应该派鸿胪寺的官员出使,但这次去的地方是遥远的西方。
需要乘坐几个月的轮船才能到,中途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况,所以宋玉竹不放心派别人去。
赵骁道:“若是没有人选,让我去如何?”
宋玉竹想都没想一口拒绝,“不行!”
“为何?”
“阿骁,海上航行跟陆地不同,海水瞬息万变,万一发生意外根本没办法活命。”即便是后世,游轮都有沉船的危险,更别说现在这种简陋的蒸汽机船。
赵骁道:“那些黄毛人都能安全抵达,我还不如他们吗?”
“这不是一码事,万一发生意外你让我怎么办?”
赵骁知道他关心自己,连忙安抚道:“好啦,你不让我去我就不去,别生气了。”
宋玉竹叹了口气,拉住他的手道:“也许是我太自私了,可我真的不希望你身处险境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