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 以令百官(2 / 2)
的轰轰烈烈,如同金龙乱舞,这些人用木盆水桶,全然杯水车薪,毫无作用,到了最后,众侍卫只能将火源隔开,围在寝殿周围,看着熊熊燃烧的烈火。
“太子殿下无须担忧,王府毕竟不比皇城,房屋失火,在所难免,眼下火源隔开,火没有了依凭,很快就会灭的。”
有人在苏阳身侧拱手说道,苏阳转身,看眼前之人分外陌生,不清楚他是何官职。
“下官潘孝仁,时任吏部尚书,跟着世子殿下来此,管理南方吏部事务。”
此官对苏阳做自我介绍。
在他们平常官员看来,这当今皇帝是太子做,是王爷做,跟他们这些平常官员干系不大,王爷还下令要找回太子,回京登基,后续又再三下令,不得伤害太子性命,个中缘由,他们这些官员不得而知,但现在太子是太子,王爷是王爷,两头都要尊敬,至于后续如何,也是陈家的家事。
苏阳看此官员,轻轻点头。
这些官员的心态,恐怕和靖难时候明朝官员差不多,靖难时期,也是因为朱允炆下令“不要担上杀叔的罪名”这样含糊的命令,让下面的文武官员各个都有小心思,有心的能体会到朱允炆有让大臣在乱军中做掉朱棣的心,但是事后必有处罚。没心的则认为朱允炆仁义,但是不管有心无心,谁都不想掺和其中,以至于朱棣开了无敌,一路打到金陵,沿途一些官员不想阻碍,便谎称天象有异,甩了锅后,就让朱棣过了。
墙头草,那边都不得罪。
不过你是吏部尚书……就是你害了明月的父亲?
苏阳多看两眼,含笑说道:“好,孤记住你了。”
潘孝仁一听苏阳记得他,满脸喜色。
“我大乾王朝开国近三百年,皇城一次都不曾失火,王府怎么都比不上……”
又有人说道。
……皇宫三百年不失火?
苏阳认为此话有假,明朝自从朱棣修了皇宫,迁都北京,也有过多次失火,嘉靖年间的一次雷击正中奉天殿,由雷击失火,烧了二楼十五门。
“这也是刘天师的功劳。”
刘太守感叹说道:“当年刘天师在皇城之中,布下了‘正吻’,如此护佑皇城没有火情。”
正吻……
苏阳点点头,他在现代游历故宫的时候,听人说了【正吻】这个词,是立在屋脊上面的装饰,主要是一个龙头,上面插着一把宝剑,据说如此就将龙钉在此地,而龙最擅长灭火,属于迷信时代的防火方式,不知道这个【正吻】是否也是如此。
“恭喜殿下,贺喜殿下。”
刘太守忽然向苏阳道喜。
“何喜之有?”
苏阳讶然问道。
“殿下,此火在此时此刻烧灼起来,正主‘火风鼎’,渔人得利。”
刘太守回道:“凭此卦象,今后殿下必然诸事顺心。”
渔人得利?
这可真是好卦。
苏阳看看眼前大火,转过身来,看向诸多侍卫,金陵官员,说道:“孤自从离开京城之后,方才能亲眼看这世界,所看一切,和奏文中写全然不同,看到了官吏为害,看到了妖魔害人,更看到了白莲作乱,一件一件,触目惊心,如此游历到了金陵,终于让孤心中明悟,原来【以民为本】【天公地道】才是百姓所求,也是大乾应当做的。”
诸位官差自然领听教训。
“孤游历至此,心中也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,算来应当是为国为民的好事,只是如何落实,还要各位多多出谋划策……”
苏阳又说道,众位依然领听。
场面话已经说的差不多了,苏阳挥手,让镇守太监,金陵守备将陈宣带来之人通通拿下,将陈宣身旁党羽一并缉拿,今夜暂且控制,等到明日细细稽查。
事已至此,终究是告一段落,在瑞王府中其他官差依次离去,留在瑞王府中的,便是以刘太守为首的一干官员,其中也有镇守太监,金陵守备这两个掌握军权的,寝殿仍旧有熊熊火光,苏阳却和刘太守,金陵知府,各位通判一并集会,听着他们汇报金陵城中事情,终于是让苏阳对金陵城自上往下又有一番看法。
直至天色将白,这些官员方才离去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