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节(1 / 2)
刚入了府中,就见得晏陵和章玉麟及忠勇侯已是候在了一旁。
萧锐此番勾结了关东军、亲卫军,另有一些朝中重臣,朝堂内外必定要经历一番动荡。
晏陵事忙,亦是才抽出空来到公主府。
他身侧的章玉麟见得温月声,面色却并不好看,他只沉声道:
“……今日之事,不出郡主与晏大人预料。”
“在我等赶往行宫后一刻钟,便有将领率驻京城大军抵达行宫。”
数十万将士齐齐出动,惊动了章玉麟,他还同那个率领驻京城大军的将领有过短暂的会面,对方手中握有皇帝的虎符。
“此事,只怕圣上也早做好了准备。”忠勇侯微顿,目光不由得看向了温月声。
若往深处想,恐还不止于如此。
主要的将领都因大雪封山,被困抚州,这等情况之下,皇帝偏偏还要离开京城,去往行宫避寒。
此事本就奇怪,更别说关东军生乱时,可还有一半将士并未跟随那徐国公的调遣离去。
哪怕是多半普通将士不清楚内情,但只要消息传入京中,皇帝就不可能毫无准备。
比起此事,更加重要的是……
“晚间离开行宫时,景康王和永安王姗姗来迟。”忠勇侯抬眸看向温月声:“今日萧锐行事之时,这二位王爷正好被叫到了行宫偏殿内,为皇上处理政事。”
“而那个偏殿之中,一直被羽林军镇守着。”
也就是说,萧锐生事之前,景康王和永安王就被保护了起来。
从某种方面来说,这或许亦是一种监视。
皇帝既是保护了他们,也想要知晓这二人是否也另有想法。但是很明显,到了温月声赶到,萧锐的人头落地时,他们都没有出现,那便是通过了皇帝的监视。
“看来皇上所属意的储君人选,便在这二位之间了。”这边都是自己人,忠勇侯说话便没了任何的忌惮。
“那渭阳王……”章玉麟挠了挠头。
忠勇侯点头。
今日渭阳王表现尚佳,但在皇帝的眼中,是早已经将这个儿子排除在了继任候选之内的。
甚至可以说,渭阳王被完全放弃了。
这也是为什么,萧锐的手底下人忙活半天,却只找到了一个渭阳王的根本缘故。
皇帝做足了准备,偏殿有羽林军,还有十万大军在路上。
萧锐今日只要异动,无论如何都会死。
只不过是温月声赶得及时,让他在临死之前未能逞凶。
还有一些忠勇侯没能明说的,便是跟温月声有关。
今日之局,既是让那萧锐自投罗网,说不准亦是存了试探温月声之意。
毕竟亲卫军里面都能够出现叛徒,让皇帝全心全意地信任温月声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而此番试探的结果,到底是让皇帝对温月声的忌惮,削减了几分。
次日清晨早朝,萧锐及徐国公一党被清算,而其中罚得最重的,除了这些个主谋之外,还有亲卫军所有涉事的将领。
三大禁军是皇宫内的最后一道防线,若是连他们都生出了谋逆之心的话,皇帝午夜如何能够安睡?
叫人没有想到的是,临下朝之前,皇帝颁布一道许多人都没想到的圣旨……
“自今日起,命思宁郡主为三大禁军统领,统率三军,持半枚虎符。”
满朝哗然。
底下的景康王近乎变了脸色。
在福瑞的事情之后,他以为皇帝再不会信任温月声。
可此番温月声仅用了数日,便平定了抚州内乱,处理了孔瑞及其一众党羽,又在萧锐谋逆之时,及时赶到行宫之内。
击杀逆贼,救了许多重臣的性命。
光就这一点,皇帝重赏于她是应当的。
但直接给出了三大禁军的兵权,倒也是景康王怎么都想不到的。
他一时间面色幽沉,看着温月声的眼神里,都带了些许沉吟之色。
说来倒也是他大意了。
有了萧锐伙同徐国公等人谋逆的事,恰恰能够说明,此前温月声坚持要皇帝斩杀福瑞公主是对的。
因为从一开始,萧锐一党,包括了福瑞公主在内,就已经生出了不臣之心。
私藏兵器,再有谋逆之事,福瑞几次三番下手,也是在为萧锐办事。
温月声除福瑞,除萧锐之举,在如今皇帝的眼中,皆是坐好的。
况且行宫之内宫变,也足以说明温月声可以信任。
换句话来说,如今满朝上下,如果连温月声都不能信任的话,那还有何人能信?
别忘记了,在萧锐生事时,经由温月声手下的四大守卫军,并整个殿前军内,皆无一人跟随谋逆。
其他的军队,包括三大禁军里的羽林军,亦是出现了几名反贼。
只有温月声的人,从头到尾未有异动。
这事出现的时机也巧,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