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节(1 / 3)
简澈仰头问她,“你想好明天卖什么了吗?”
简清道,“我们卖包子。”她付了钱,提起十文钱买回来的半筐茄子,牵着简澈,慢慢走远,将各怀心思的众人留在身后。
简清出门转了一圈,再结合原身的记忆,大概了解了凤溪城本地人的吃饭习惯。
此地有几分像古川蜀,不论是街上卖脆皮锅盔、红糖凉糕和茱萸酱蒸饼的小摊,还是以南菜为主,茱萸花椒辣味为次的菜品口味,都能和简清了解的在辣椒出现之前的川蜀历史相对应。再加上凤溪城的气候,简清有□□成把握,辣椒将能在凤溪城引发追捧热潮。
---
四更梆子敲过,生怕错过早市,一夜没睡安稳的简清就爬了起来。
厨房里昨夜发酵好的面团,已经从一小团变成了一小盆,大概能包三、四十个包子。
这数量是简清估计过的,第一天营业,她对生意的期望并不高。毕竟在旁人眼里,酒楼没有大厨,之前酒楼也没有卖过早点,原身的名声又差,与其来买她的包子,不如去买已经卖了很久、品质经过验证的早点。
但简澈不这样想,他紧张得要命,硬是顶着困意,早早起来进了厨房。
简清刚剁完馅,开始包包子,圆面皮薄薄一张,对光边缘透亮。加一丸馅料,手一收一转,便是十八个褶环成一圈,中间圆嘟嘟凹陷,看起来煞是圆润可爱。
正包着,就见睡得迷迷糊糊、眼睛都睁不开的小朋友走了过来,直愣愣看着她手上的包子皮,惊讶叫起,“怎么这么白!”
简清挑眉,有些嫌弃地看一眼手中微黄的面皮,在她眼里,这完全不合格。
大梁的面粉和现代的精制面粉完全不能比,里面还混着没挑干净的麸皮碎渣。她将面粉过筛去除杂质,重复了五遍才没了多少杂质,但也只能做到这样微黄的颜色。像才子说的古代能够做到的“白细如雪,面有银光”1,也不知道是夸大,还是只是她没买到高品质的面粉。
不过,提高原材料品质都是未来的日程,简清赶了简澈去洗漱,自己包完包子,守着蒸笼。
又等了一会,包子蒸熟,带一点甜味的麦香和馅料里的油脂香气溢了满屋,辛香若有若无,勾在人心底。
“你放了多少油啊?”简澈问道。屋子里香得好像真的在蒸肉包子,想想用掉的油,他的脸都心疼得皱到了一起。
简清和简澈一起拣了包子到竹篓里,再用干净小被盖上,带去前面大堂,耐心教他生意经,“素馅包子,油就得给够。做生意,有舍才有得,别光看着这点油。”
拆下挡门板,搬一张桌子到门口,简清教过简澈宣传词,准备好后,一高一低两声叫卖几乎同时响起。
“麻辣茄子包,从没吃过的麻辣味道,吃了一口想三口,三文一个,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,凤溪城独此一家绝无分号的麻辣茄子包嘞——”
“麻、麻辣茄子包——”
城门刚开,赶早进城的人家大多被这两个孩子的叫卖声吸引,但顺着声音看去,看见是简清在叫卖,经常进城的脚夫小贩当即皱了眉,刚刚升起的一点兴趣顿时消失不见。
有人走近几步,猪肉香味混着难以形容的辛香顺着鼻子钻进来,引出辘辘饥肠里的馋虫。
简清见有人过来,掀了小被,笑道,“三文一个,拳头大的包子,客官要几个?”
来人正要掏钱,就被身后相熟的同乡一拉,低声斥道,“敢买她的包子,你也不怕被缠上!快走快走!”
来人咽咽口水,同乡推搡着他离开,又和他说了几句过往简家小娘子和无赖的故事,他脸上依依不舍的神色一变,速速离开。
简清取包子的手一顿,重又把包子盖好。
街尾的赵记铺子也开了门,赵大娘见有人关注简清的小摊,连忙抓住机会,扯着声音叫卖起自家锅盔,“瞧一瞧看一看,今儿个日子好,三文一个的锅盔只要两文钱,肉馅的脆皮锅盔!”
这完全是借着城门口简清的包子摊勾起的食欲,来卖她家的早点。
简清哪里能让她占这个便宜,当即也换了宣传词,“新鲜茄子并猪油的包子,皮薄馅大,从没吃过的麻辣味包子!猪油放得足足,素馅包子也能吃出肉味!”
两边叫卖声此起彼伏,不时有人在简清的小摊前停下脚步。但说三道四的声音从没停过,听了好事者添油加醋的不堪事迹,几乎所有人都皱了眉,看简清就好像看什么脏东西,避之唯恐不及。
简澈瘪着嘴沮丧无比,小声念叨,“没关系,才第一天,没人买我们就自己吃。”念着念着,就带上了鼻音,小孩子几乎快哭出来。
原本简澈不是这样容易沮丧的性子,但有对比才有伤害。
眼看天色渐渐亮起,赶早市和上工的人们已经远去,城门处的人流慢慢变少,而他们的包子摊还一个包子都没卖出去,简澈焦急无比,可一时也想不出卖包子的好办法。
简清揉揉他的脑袋,权作安抚,毫不气馁地继续和赵大
↑返回顶部↑